5月26日(昨天),阿里巴巴发布2022财年(2021年4月-2022年3月)及第四季度(2022年1-3月)报告。财报显示,2022财年阿里云EBITA利润从2021财年的亏损22.51亿元大幅改善为盈利11.46亿元。
这是阿里云成立以来13年首次年度盈利,也让阿里云成为国内唯一实现盈亏平衡的云服务商。此外,受财报发布影响,截至5月27日上午10时,阿里巴巴股票上涨12%。
阿里云扭亏为盈的原因是什么?强敌环伺下,为什么阿里云能成为国内首个实现盈亏平衡的云服务商?阿里云的故事未来将如何书写?
2007年网侠大会,王坚对马云说:“如果公司还没有掌握到核心技术的话,那么今后中Kaiyun平台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国市场不会有阿里巴巴的存在。”正是这句线年,阿里云诞生。
彼时,距离Google正式对外介绍主打数据服务与服务器基建的“云计算”概念已过去3年,AWS也已发布了当家产品EC2,让虚拟服务器与IaaS模式走入大众视野。
面对这样“新兴事物”,国内基本保持观望状态。谁也无法确认,云计算是继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二十年一遇的超级风口,还是寿命不超过5年的伪需求。
2013年双十一,阿里云正式上线%的订单,并未出现订单遗漏。这样的成绩,让阿里云迅速站稳市场脚跟。2014年,阿里云客户已遍布140多万个客户;2年后,占据国内市场第一份额,同时稳居全球第三。
要知道,云计算是一个高投入行业,马太效应明显。凭借着先发优势,以及阿里巴巴的技术与资金的双重支持,如今阿里云已建立了从底层数据中心到上层产品解决方案的整套云架构。
在用户规模上,阿里云付费客户数量超过400万,字节跳动、B站、爱奇艺等互联网大厂成为其核心客户。与此同时,阿里云在全球27个地域运营着84个可用区,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云基础设施。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盈利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这是对阿里云长期坚持技术投资的回报。我们将继续投入,寻求新的技术突破。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增长,阿里云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追求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增长。”
据艾瑞咨询《2022年中国云服务行业应用白皮书》,在技术进步及利好政策的驱动下,云服务在各行业的应用逐步深入,行业客户纷纷开始进行业务迁移上云和数字化转型。
其中泛互联网领域,市场占比高达到27%,2021年市场规模为910亿,未来四年复合增速为28.1%;政务领域2021年市场规模565亿,占比为17%左右,未来四年复合增速为29.1%。
2022财年第四季度,阿里云营收为189.71亿元,同比增长12%。这一增速创下阿里云13年来的新低。如果和国Kaiyun平台 开云体育官方入口外亚马逊、微软、谷歌等30%~40%增长速度相比,体量相对更小的阿里云增速显得更加疲软。
根据官方口径,阿里云业务增速降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互联网顶级客户由于非产品相关原因逐渐停止在其国际业务中使用阿里云服务。
这里指的顶级客户,正是字节跳动。2021年,字节跳动开始独立发展云业务。两者从原本的合作关系转而进入竞争状态。
另一个原因则是,疫情下企业经济活动放缓,项目交付延期以及中国互联网行业客户需求放缓。阿里云的大本营正是泛互联网领域。
虽然,阿里云也有计划布局政企市场,但这一市场场景复杂、投入大,推进和见效却更慢,且已盘踞了各路IT及集成商龙头企业,想要入局分一杯羹并非易事。
目前,国内的云计算市场已诞生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百度云等多个巨头,各自占领细分赛道高地,并向定制化、行业化专业服务进阶,不过业务发展情况不尽相同。
以腾讯云为例,5月18日腾讯公布的一季报显示,腾讯云同比增长10%,是该板块单独披露收入以来的最低增速。
腾讯在财报中解释,企业服务收入同比下降是因为“重新定位了IaaS服务”——从单纯追求收入增长到实现健康增长,并主动减少亏损合同。
腾讯云的低增速,其实也有迹可循。腾讯云的基本盘在于游戏、文娱生态,而自去年以来,游戏、在线教育等部分互联网行业企业上云的持续高增速被打破,甚至不少公司面临破产。
另一家华为云则实现2021年销售收入201亿,同比增长34%。华为还表示,今年华为云将围绕“一切皆服务”战略持续加强投入。
华为云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商,在底层ICT设备集成交付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政务云和私有云等领域发展较快。除了华为云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浪潮、曙光等国家队业已开始抢占市场。
不难看出,国内云计算巨头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并有不少小巨人开始冒头。想要保持高位优势,阿里云该怎么办?
从财报来看,阿里云已经给出了答案,即通过战略重心的调整破解业务增长困境。
过去十年,阿里云以飞天云操作系统为核心,建立了自研芯片、服务器、计算、存储、网络等软硬一体的新型计算体系架构。2020年,阿里云先后推出的“云钉一体”战略,以及发布“无影”云电脑,将云的使用形态推向更易用的界面,以及更个性化的设备终端。
这款阿里云与钉钉紧密结合的“云钉一体”,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灵活开放的SaaS平台。目前,超2100万个组织选择在钉钉上开启数字化之路,“钉应用”数已突破350万。
如果你的项目足够优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报道,参加36氪浙江的“未来独角兽活动”,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至36氪浙江项目征集邮箱:,我们会及时回复。